形态描述
贝壳较大,壳质较重厚,扁平,壳形随年龄的增长变化较大;小个体近
方形,无耳,老个体有前耳;壳形有纵长形的,也有较短的,壳面有的呈波状弯曲。两
壳相等,壳两侧不等;壳背缘较短,多数较斜;腹缘稍圆;前缘和后缘略平行,但边缘
弯曲不直。壳顶小,略凸,位于背缘前方近壳中部,壳顶前方有一深凹的足丝孔;壳顶
后方的耳多数个体较大,或略显;一般前耳较小,形状多不规则。两壳表面均为深紫
色,无放射肋,生长轮脉多呈鳞片状;鳞片薄脆,易脱落,形成粗糙面。贝壳内面多呈
灰紫色,珍珠层区较小,多呈椭圆形,浅灰紫色,具珍珠光泽;闭壳肌痕大,多呈深紫
色,形状不规则;其余部分为棱柱层,呈黑紫色,无珍珠质。纵肋略凸,有的不明显。
铰合部无齿,有一个锥形或三角形的韧带沟;韧带呈黑紫色。足丝发状,呈褐色。
软体部 外套为简单型,无水管;外套壁薄、半透明;外套缘较厚,多呈黑色,具
有外套触手;触手较小,略相等,呈乳白色,排列整齐。鳃大,丝状,呈浅褐色,充满
外套腔。唇瓣较大,呈三角形,两对,各位于口的两侧。足较大,细长,足丝沟较深,
足丝腺发达。直肠稍粗,穿过心室,开口于闭壳肌的背侧。闭壳肌大,呈弯月形或半圆
形,略呈肉色,位于体中部近背缘。收足肌三角形,与闭壳肌相连接。足丝黄褐色,较
发达。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48 190 22
2 62 165 17
3 34 112 14
方形,无耳,老个体有前耳;壳形有纵长形的,也有较短的,壳面有的呈波状弯曲。两
壳相等,壳两侧不等;壳背缘较短,多数较斜;腹缘稍圆;前缘和后缘略平行,但边缘
弯曲不直。壳顶小,略凸,位于背缘前方近壳中部,壳顶前方有一深凹的足丝孔;壳顶
后方的耳多数个体较大,或略显;一般前耳较小,形状多不规则。两壳表面均为深紫
色,无放射肋,生长轮脉多呈鳞片状;鳞片薄脆,易脱落,形成粗糙面。贝壳内面多呈
灰紫色,珍珠层区较小,多呈椭圆形,浅灰紫色,具珍珠光泽;闭壳肌痕大,多呈深紫
色,形状不规则;其余部分为棱柱层,呈黑紫色,无珍珠质。纵肋略凸,有的不明显。
铰合部无齿,有一个锥形或三角形的韧带沟;韧带呈黑紫色。足丝发状,呈褐色。
软体部 外套为简单型,无水管;外套壁薄、半透明;外套缘较厚,多呈黑色,具
有外套触手;触手较小,略相等,呈乳白色,排列整齐。鳃大,丝状,呈浅褐色,充满
外套腔。唇瓣较大,呈三角形,两对,各位于口的两侧。足较大,细长,足丝沟较深,
足丝腺发达。直肠稍粗,穿过心室,开口于闭壳肌的背侧。闭壳肌大,呈弯月形或半圆
形,略呈肉色,位于体中部近背缘。收足肌三角形,与闭壳肌相连接。足丝黄褐色,较
发达。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48 190 22
2 62 165 17
3 34 112 14
生物学
为暖水性种,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海南岛沿海,是潮间带较为常见的种
类。营附着生活,它以发达的足丝,附着在岩石、沙粒或珊瑚礁等物体上。壳表较粗
糙,常被牡蛎、藤壶、海鞘和苔藓虫附着;多毛类穿孔虫,对其危害较严重。
类。营附着生活,它以发达的足丝,附着在岩石、沙粒或珊瑚礁等物体上。壳表较粗
糙,常被牡蛎、藤壶、海鞘和苔藓虫附着;多毛类穿孔虫,对其危害较严重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